EQ历史探奇 > 历史事件 > 革命运动

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

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

19世纪中叶,印度已沦为英国的“被保护国”。把印度变成其“商品市场、投资场所、原料产地和农业附庸”。英国殖民当局实行“分而治之”的政策,把印度社会按不同宗教、不同民族分裂成十七八个王国,其目的是便于统治,破坏印度人民的团结。

19世纪末20世纪初,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进行大规模的铁路建设,随着铁路的建成,英国资产阶级和冒险家大批涌入印度,他们霸占了印度铁路、矿山和银行等行业的股份,垄断了印度的财政和经济命脉。同时,大量向印度倾销商品,掠夺原料。这样,不仅直接冲击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,而且使印度经济完全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。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充当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,出卖国家利益,从政治上逐渐觉醒起来。

为了生存和独立,印度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。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著名领袖。她于1853年与章西王结婚,改名为章西女王。1857年6月,英国殖民当局在印度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措施:降低士兵伙食费、取消士兵津贴、大搞西化、任命英国人为高级军官等。这些措施激起了印度士兵的强烈不满,很快酿成了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。

起义爆发后,很快占领了德里并成立了起义政权。英国殖民当局调集优势兵力进行反扑。由于力量悬殊,加之缺乏统一领导以及内部矛盾重重,起义军于1858年6月败退章西。不久章西失陷,女王战死。不久,起义军又重新组织起来。1859年底,起义军解放了瓜廖尔。随后,又收复了大部分被英国占领的土地。但是,由于起义军内部分裂和叛变,以及英国殖民军的疯狂反扑,到1859年底,起义宣告失败。尽管起义失败了,但大起义是印度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战斗。它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统治。此后印度人民一直坚持着斗争,直到获得独立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