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Q历史探奇 > 古代文明 > 文明起源

《古代天文历法讲座》

古代天文历法讲座

一、天文

(一)观象授时

我们的祖先为表达天象,一般以星象、星气、星晕、晕气观测天象。

二、历法

(一)太阳历

上古的观象授时,使古人有了第一套天文历法概念,就是一年。历法是推算年、月、日,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周旋的体系。观象,对超长期天象的记忆也是天文历法的元素。黄道历超长期记忆的就是一种运动。汉书律历志:“黄帝始制此法,而舜尚矣!自辨章云:三光之象,以证浑仪,推法度数,审于黄道”。

(二)太阴历

月亮,是太阴历的主要观测对象。月亮,在中国古称太阴、玄兔等。由于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球体,因而可以推测到月亮的圆缺状态。中国古人即从夜半时分观察月亮的状态变化得出了月相概念。说文解称:“月有长也、则也。夜则欠也;望则肉也。亏及上弦、死而复生;盈必三十日;生必三十一;惟二月小、二十九日为月。”所谓望即月之圆相,十六日为望;晦为月之黑相,每月末一日为晦;上弦为月之半圆相,每月初七初八为上弦;下弦也为月之半圆相,每月二十二、二十三为下弦;残月为旧月底月初形状,每月末一日至三日为之。中国古人因太阳与月亮的不同而有太阴历。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(29.53059日),并把月球绕行地球一周定为月份的第一天;即朔日。然后类推。但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不是严格的恒定周期(近似值),故常采用平均时间(平均朔望月周期),为二十九点五二七五二六九天,为月份的一个恒定的长度,如取19年7闰之法则平均每年为365.2425日,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(回归年),这个数据是直接计算出来的,不以朔望月为依据。据此我们应知中国古代的太阴历也是一种阴阳历。中国古历有平气(平气即平均时间)、定气(定气即以二十四节气计算时间)两种,平气历约每四年相差一刻钟左右;定气历则严格以二十四节气计算时间。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